• 警惕“內容營銷”的大坑:只有“內容”,沒有“營銷”

    2020-09-18 16:26:27 CVVT 128

        “內容營銷”為什么會出現“只有內容,沒有營銷”的坑呢?根本原因是:不少從業者對“內容營銷”的認知誤區,他們把“內容營銷”變質為“內容銷售”。

        近年來,內容營銷越發被各企業重視,他們看到了“內容”的力量,比如:和優質微信公眾號合作的原生廣告。但是,在企業主追求“內容營銷”時,也越來越陷入了一個大坑:將“內容”和“營銷”剝離;只有“內容”,沒有“營銷”。具體癥狀列舉以下三點,你們感受下:

        追求所謂的病毒內容,要引爆全網。

        但是結果呢?

        ——內容很吸引眼球,但內容和產品的目標用戶、品牌形象、甚至品牌認知度的提升,都沒有粘性關系。

        逢熱點必追。

        但是結果呢?

        文案勞心勞力寫的“借勢內容”牽強附會,就是打水漂。

        過度追求單篇微信文章的閱讀量。

        但是結果呢?

        一篇篇“10萬+”應運而生(手段你懂得),但評論、轉發率卻屈指可數。

        看了以上三點,你是不是正暗自流汗,原來自己正在“只有內容,沒有營銷”的坑里越陷越深。

        那么,“內容營銷”為什么會出現“只有內容,沒有營銷”的坑呢?根本原因是:不少從業者對“內容營銷”的認知誤區,他們把“內容營銷”變質為“內容銷售”。

        到底什么是內容營銷?有很多種定義。在研讀了不少相關的書、內容營銷案例后,我認為理解“內容營銷”的一個很重要的點是:

        內容營銷:營銷是根基,內容是一種整合性的溝通手段。131.png“內容營銷”要遵從“營銷”的本質。營銷就是:為顧客者創造價值,從而滿足他們的需求,并管理有價值的顧客關系。那么,“內容營銷”也一定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。不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內容,就是在耍流氓(浪費自己和消費者的生命)。

        但是,不少從業者卻分不清“營銷”和“銷售”的區別。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先生在這方面的研究堪稱精辟。德魯克認為:銷售就是把你已經生產的東西,千方百計地賣給別人;不管這個人有沒有這方面的需求。營銷則是:先弄清楚客戶需要什么之后再生產。如果營銷工作做得非常完美,銷售就不必要了。他還毫不留情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說法,即營銷與銷售不一定是互補的,甚至有可能是沖突的。所以,那句“能將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的推銷員,是世界上最好的推銷員”就是典型的“銷售”,因為愛斯基摩人根本不需要冰箱。

        理解了“營銷”和“銷售”的區別,你會發現:“內容營銷”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,即:不要想當然地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,我只創造內容給那些愛我的人。但是現實中,太多從業者卻不能理解內容的商業價值,根本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,只是隨大流地生產他們認為的“病毒內容”,強行發給大眾,試圖將內容銷售給他們,還夢想著“引爆全網”。

        比如:如今一些創業公司犯的“情懷癌”。不少創始人就如打了雞血般激情萬丈,說自己的產品多么、多么好。諸如:我的農產品無農藥、無污染、純天然。自我沉醉于試圖改變世界的情懷里,卻忽略了你的“情懷內容”,到底有多少人買單?

        那么,我們要怎么從“只有內容,沒有營銷”的坑里跳出來呢?

        明白:內容給誰看?

        我知道你會反駁:我知道目標用戶是誰啊?“90后、白領女性、有一定收入能力的……”。抱歉地通知你:這些寬泛的詞語,在這個消費初衷日新月異的年代,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指針意義。

        有些情況下,范圍較寬的人口描述可能掩蓋了消費者之間一些重要的潛在差異。一個籠統的“90后女性”目標市場,可能涵蓋了許多差異化的細分市場,而這些細分市場可能要求完全不同的“內容營銷”(比如,你想想同是“90后”的蔣方舟和鄭爽)。

        所以,從業者在開展內容營銷前,要盡可能地讓目標受眾“有血有肉有思想”。兩個小技巧:第一,給目標用戶貼“性情類標簽”。比如:焦慮的對現狀不滿者;貪圖安逸的享樂者活在當下;不思考未來者等。

        第二,你還可以把目標受眾想象成具體的某個人。這個人可以是你身邊的,也可以是某個明星(同歲數的郭德綱和林志穎,向誰進行內容營銷?),還可以是電視劇中出現的人物(近年來,不少日劇都蘊藏著深厚的人物用戶洞察)。

        明白:內容的商業價值在哪里?

        內容營銷的核心就是要為目標用戶創造有價值的內容,這樣才能產生商業價值。理解內容的商業價值,就是要明白:我為什么要創造這個內容?或者做這個大創意Campaign?

        舉三個例子:

        創造/開啟用戶需求。

        比如:有些人沒有發覺到每天給自己送束鮮花,會讓一天的心情煥然一新。這時,你通過“怎么扮靚心情”的內容開啟了他的鮮花需求。

        一個新產品進入市場,獲得品牌認知度(你是誰?)

        這時,強調產品屬性(功能等)的內容,就要多于強調品牌精神的內容。

        樹立企業的行業地位。

        當企業需要發布重大消息,這則消息和企業的行業地位有關時,新聞稿就很重要。如果這個場景下的內容過于有創意,反而適得其反。

        所以,你看到了:不同商業價值,需要不同的內容;不是流行么寫什么,一味地追求“爆款內容”。

        明白:內容是一種整合手段。

        “內容營銷”不是寫篇軟文、畫幅漫畫等,創作單篇素材。它是一種策略,要思考:怎么讓“核心內容”,以不同的呈現方式跨越多個傳播平臺?這里的傳播平臺不僅僅是社交媒體,還有報紙、電視等傳統媒體,甚至線下活動的“出場內容”(如展板、易拉寶等)。

        還有一種對“傳播平臺”的分類方式。根據如何創造、控制和傳遞營銷內容,界定了以下四種主要的媒體類型:付費媒體(paidmedia),如:購買報紙的廣告版面;自有媒體(ownedmedia),如:企業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;贏得媒體(earnedmedia),如:企業通過公關活動獲得免費的媒體報道;分享媒體(sharedmedia),如:消費者可口碑相傳的媒體,在國內最典型的是微博。

        177091_14887923903F8A.jpg

        不管對“傳播平臺”做何種分類,一個合格的內容營銷從業者必須是一個“內容營銷”的大管家。他能讓“核心內容”游刃有余地跨越多個平臺,形成統一的品牌認知和品牌形象;并和用戶一起或在用戶之間,創造、激發和分享品牌信息及對話。它通常以Campaign的方式出現。

        最后再次強調,當你迷失了“目標用戶”、“商業價值”、“整合手段”,盲目追求爆點內容時,請想想:極端的火爆內容只會誤導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正確判斷,從而使該產品失去長期品牌資產的基礎。

    首頁
    產品
    新聞
    聯系
   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