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做廣告用戶才不會反感
相信很多童鞋有這樣的經歷:你高高興興地在看公眾號新的推文,津津有味地看了5分鐘,但不知何時畫風一轉,最后居然變成了廣告推薦。相信此刻的你一定是咬牙切齒地一邊心里暗罵“狗日的,不知道又收了多少錢”,一邊迅速地按下“返回”鍵的。
章開頭和鋪陳,本以為是篇警示名言,讓大家不要亂努力,找對方向,不料快到末尾,話鋒一轉,硬生生地變成了吃瓜群眾最討厭的學習工具推薦。
恕我直言,這不叫打廣告,這叫割韭菜。既損傷了粉絲的閱讀體驗,也對廣告主極不負責。
大V或媒體人們應該怎樣打廣告呢?我認為,應該解決如下幾個問題。
讓粉絲樂于接受你的廣告
找準適合的廣告
改變廣告形式
下面讓我們來一一解決這幾個問題。
1、讓粉絲樂于接受你的廣告
樂于接受分為幾個階段:不討厭?接受?樂于接受。
我們為什么討厭廣告?
很多剛開始學做廣告/營銷的新人會很難理解:為何我的廣告這么招人厭?
如果人類天生就有討厭廣告的基因,那廣告市場早就完蛋了,為何還能成為很多優秀的公司的立身之本呢?
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社區調研,征求用戶討厭的廣告的形態,得出了如下結論:
視頻廣告,視頻開始前緩沖時,可以接受,視頻暫停時,表示可以接受。如果在視頻播放中有廣告插播(產品經理月薪3K的愛奇藝),非常惡心
banner廣告,不會影響他們在頁面的其他操作,勉強可以接受
戶外廣告,不影響視線,不影響視覺,不惡俗,勉強可以接受
發DM小廣告,不硬塞給我,勉強能接受
廣告不具備明顯的欺騙性,稍微可以接受
總結以上幾點,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:
用戶無法接受不符合其認知順序的事情。
假設你是約炮小王子,在酒吧釣到一個心儀妹子,晚上一起膩乎乎地走出Club準備去談人生和理想了。此時你心中正確的認知順序是:
萬萬沒想到,之后讓你先給。你一定恨不得弄死她對不對?沒錯,跟你打麻將被截胡了是一樣一樣的。
天上下的雨,可以是潤物細無聲,也可以抽得你臉生疼。
粉絲為什么會接受廣告?
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:某一天,你在百度上搜索“日本旅游”、“泰國旅游”
排名前幾的都是廣告。試問,你的內心會產生極度厭惡的情緒嗎?
我相信不會,甚至你還會點幾個看看。因為“旅游”是你的當下需求,不是為了尋找旅游的機構、服務,就是為了了解相關攻略。百度的廣告,恰恰可以給你提建議和方案,供你參考。
如果公眾號作者在文章里表明心跡:我和你是一條道的,我絕對設身處地為你著想,咱倆誰跟誰呀?
你猜粉絲會怎么想?
我們來看看2016年最火的大V——?咪蒙?打廣告的效果。
文中先描述了一個IT男的凄慘故事,要多慘有多慘。因為從小窮養,放棄在阿里上班,后來阿里上市了。因為從小窮養,不在上海買房而在老家買房,后來老家房子9K/平,上海9萬/平。
就是這樣一個人生格局的故事,粉絲看了唏噓不已,,更牛逼的是,不同性別的粉絲居然都找到了自己的認同點。
男粉絲:媽的,我爸媽當時就是這樣窮養我,害我現在這樣?(潛意識:我已經吃虧了,要富養自己的孩子)
女粉絲:媽呀,我可千萬不能窮養我的孩子?(潛意識:我不能犯錯,要富養自己的孩子)
只拉攏任何一方都是失敗的。
粉絲帶著心里的疑惑,“要怎么富養?”看到了美素佳兒的廣告,站隊完成的同時,認知補充也完成了。
粉絲會喜歡/轉發什么樣的廣告?
看幾張圖
不論何時,人們樂此不疲地在微博、微信轉發諸如“逆天廣告”、“神級廣告”、“搞笑廣告”這樣的微博,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替該品牌盡一份力么?
月經帖一般的“杜蕾斯神文案”,難道粉絲們在轉發時,不清楚自己是為鞏固杜蕾斯的計生用品霸主地位添磚加瓦么?
當然知道。
但是比起朋友圈的點贊,算得了什么?反正幫他們品牌宣傳的不止我一個。
人類這種生物的社會性,在這一刻被淋漓盡致地激發,Show出自我已經脫離低級趣味并彰顯荷爾蒙的需求,勝過了一切。
2、找準合適的廣告
美國的廣告行業有一句著名的話是:
我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浪費了的,但是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
相信每個公眾號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標群體,打廣告的過程應該是:分析品牌需求?粉絲群體屬性?粉絲畫像?確定廣告的匹配程度?制定廣告方案or放棄廣告
一期廣告的費用,比起傷害粉絲,孰輕孰重,不言而喻。而很多自媒體人卻因為急于變現,忽略了做事的正確方法。
“咪蒙”再有生花妙筆,我量她也不敢接雅戈爾男士西裝的廣告。
同樣的,給我這樣的電商重度依賴者推世紀聯華的廣告也是愚蠢之極(而且我根本不住那里)。
粉絲的人群畫像可以先從微信后臺的“用戶分析”看起,性別,地域,用的手機的型號。
3、改變廣告形式
在常規的思路中,制作廣告的形式,不是軟廣,就是硬廣,最多也只能在創意甚至惡趣味上試圖激活用戶早已麻痹的神經元。KOL的加入,有時候也不一定是件好事,KOL因素的過分強勢,反而可能降低廣告的營銷效果。
我有如下這樣2條建議:
【1】把廣告做成內容
自媒體圈有名的大V“王左中右”,篇篇都是廣告,為了保證創作質量,好幾天才出一篇。
他的粉絲有增無減,自覺轉發,10萬+閱讀量的文章層出不窮。巧妙運用自己原創的“變態字”,把廣告用詼諧的創意做成圖文,推送給粉絲。
關注他的號,你收到的第一條問候語就是他坦率十足的自白“廣告是我做這個號的收入來源,自己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把廣告寫的好玩有看頭,如果你討厭廣告,就取關我吧”。
視頻界玩這個的鼻祖就是萬合天宜,粉絲看他們視頻很大的樂趣來源就是看片頭的廣告,哪一期沒有廣告了,粉絲就憋得難受,強烈要求打廣告。萬合天宜的廣告永遠是那么搞笑有趣,一開始的無心之舉,沒想到后來反變成了支柱內容。
【2】把廣告做成互動
前幾個月著名營銷公眾號“新世相”的“丟書大作戰”想必大伙都知道。
其實丟的那些書,都是出版社的贊助廣告哇!只不過被包裹在整個事件中,恰恰成了最不“吸引仇恨”的點。據我所知,其中幾本書的銷量,都因為這個事件有了較大的增長。粉絲Enjoy和公眾號交互過程(丟書,讀書循環)的同時,還感受了圖書的廣告,可謂一石二鳥。